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章 铁锅炖大鹅(第1页)

赵素芳的二姐赵素馨嫁的也是同村姓李的人家,只是和李向东家不是一个李。

据说李向东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留下的一支,后来几经迁徙,来到了李家坡定居。

二姨夫那个李家就没听说过这么多说道了,普普通通一家子。

不过人家二姨夫家现在日子过的颇为不错,因为二姨夫的父母还在世,家里四个儿子,儿子又生儿子,一家子壮劳力,工分挣得多,粮食分的也多。

因为二姨夫家没有分家,都在一个大院子里住着,虽然胡社长要求每家只能养两只鸡,但是架不住人家人多,名额多,鸡鸭鹅就都养了好多只。

李向东赶到的时候,二姨和二姨夫并不在家,都下地捡麦子挣工分去了。

他娘已经和二姨的婆婆说好了,连毛算,六毛钱一斤,这价格不算高,可也不算低了。

二姨的婆婆是个嘴巧的,看见李向东抱着李燕去了,一个劲儿的夸俩孩子耐人,夸赵素芳会生养孩子,不像她那个二姐,生的孩子都是粗粗大大的,一看就是土里刨食吃的。

赵素芳不想听别人说自己二姐,就找个话题错过去,二姨的婆婆也是个有眼力见的,连忙招呼在院子里打闹的两个小孙子,帮忙抓鹅。

大鹅赛狗,说的就是大鹅看家的本领一点都不比狗差劲儿,要是看见了生人,大鹅扑闪着一对大翅膀,伸脖子就用嘴拧人,一拧一个准,被拧过的肉保准又青又紫。

李向东七八岁人嫌狗憎的时候就抓着大鹅非得骑,结果被大鹅狠狠地叨了两口,现在他都记忆犹新。

那俩孙子追着大鹅满院子跑,一阵鸡飞狗跳,终于抓住了大鹅的两个翅膀,大鹅还梗梗着脖子,“呱呱呱”“嘎嘎嘎”的直叫。

李燕吓得,俩小胳膊抱着二哥的脖子,头埋在怀里,又想看又不敢看。

用秤一称,十二斤重,真是个大肥鹅!

赵素芳给二姨的婆婆七块两毛钱,她笑眯眯的收了,说,“下次还想吃啥,咱家里都有,不用去外边买!”

这话说的,就像这个大鹅不是他家花钱买的一样!

赵素芳应了一句,抓着大鹅,叫上儿子女儿就出来了。

“娘,你不乐意搭理李家老太婆吗?”李向东八卦的问。

赵素芳叹口气,“李家这个亲(qing)娘,心眼子忒多,嘴也巧,一说话就挖坑,要是稍微不留心就容易掉坑里。”

李向东偷笑,其实他二姨心眼子也挺密的,只能说有什么样的婆婆就有什么样的媳妇,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呐!

“娘,还没买土豆干和豆角干呢?”

“买那个干啥,家里还有呢!”

三个人回家,赵素芳烧了一大锅热水,又用凉水泡了一把土豆干和一把豆角干,土豆干黄白色的,一点黑霉都没有,豆角干也是焦绿焦绿的。

李向东在外边想把大鹅摔死,结果大鹅的生命力太旺盛了,摔了一下根本啥事儿!一挣脱了束缚,扇动着翅膀,围着院子疯转,谁靠近就拧谁。

李向东没有办法,只好回屋把他爹的鸟枪拿了出来。

这个时候国家还没有在民间禁枪,几乎家家都有一杆老式火枪,农闲的时候就去野地里打鸟打兔子,所以大家习惯了叫鸟枪。

鸟枪里面装的是小铅弹和钢珠,对付大型的猎物肯定是不够看的,当然,他们这儿也没有野猪老虎啥的。不过要是对付大鹅,肯定是绰绰有余。

好多年没摸枪的李向东,乍一摸到光滑的枪杆,内心还挺激动,靠着上辈子的记忆,熟悉的装弹,瞄准。

“砰,砰,砰!”

m.dianxs.com 殿行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