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页(第1页)

  她偷捡回来的矿石,为了瞒过母亲种植的各种盆景被收拾得一件不剩。连那盆和赵修缘联络用的一品红都被收走了。

  季英英快步走到书架上翻书,连翻数本,气得把书狠狠扔到了地上。她jīng心做的染料植物标本全没了。

  她拉开抽屉一看,忍不住大吼:&1dquo;娘,有必要这样吗?给我玩不行啊?好歹折成银子给我啊?我攒了大半年的私房钱才置下的呢!”

  称重量的小称,切割用的小刀,捣药用的小石钵,调颜料的全都不见了。都是她央哥哥特意给她去订做的。样样jīng致小巧。那称杆还是象牙雕的呢。真是心疼死她了。

  季英英赌气地趴在桌子上,拿起在纸上乱画。几就画出只毛毛虫来:&1dquo;都是你这个乌鸦嘴!”

  果然诸事不利啊!

  作者有话要说:

  帮助捉虫,多谢。

  ★、第5章登门试探

  《后汉书》盛赞成都蜀锦&1dquo;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形容汉代天下的人都能穿蜀锦——生意实在是太好了。

  三国时期,蜀汉想与魏吴鼎足而立,丞相诸葛亮言:&1dquo;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为此,诸葛亮亲自种桑八百株,以鼓励百姓种桑养蚕。——国家穷啊,大家多多织锦卖吧,卖了就有钱打仗争天下了。

  自此,蜀地桑田陌陌,种桑养蚕成为一景。

  唐初给官员俸禄,的不是现银,是丝帛绢加点米什么的。当然,现在我们很难想象,买袋米买只jī不给钱,撕半尺一尺布料递过去的场景。但是在当时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锦就是钱。

  益州府的丝坊,染坊,织坊数之不尽,各种分工合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赵家是织锦大户,拥有两千多台织机数千织工。铺子和所有的织锦大户们一样,开在益州府,开到江南,开到长安。所产绸缎锦帛再由商人们西经丝绸之路,南出海洋销到全世界。

  像赵家这样的织锦大户,名下还有桑林桑田,有自己的丝坊和染坊。织锦的丝自家供应不够,除了向周边的丝坊染坊收丝,还去剑南道各地州府采买。

  年年net夏,益州府附近挑着蚕丝涌向赵家的队伍能从赵家收丝铺子一直排到浣花溪的岸边。

  赵家就这么有钱。

  浣花染坊虽然有几色丝线闻名益州府,终究还是个中等偏下的小染坊。染坊赚的是染丝染布的工钱银子。熟丝和布料都是由订货的客商送来。染砸了,要连本带息赔给人家的。

  季家的本钱都拿去买染料去了。扣除染料和染工的钱,才是赚到的银两。

  赵季两家的差别,就好比人家年挣一个亿,你能挣一百万。

  季耀庭和季英英感qíng极好。妹妹和赵二郎青梅竹马长大,两qíng相悦,他多少也知道一些。妹妹真能嫁进赵家,那是高攀有福气。

  赵修缘是嫡支嫡子。按照现在的习俗,嫡子三岁起就学绘画,五岁就有一台量身打造的小织机,学习家传的织锦技艺。他是有资格和赵家嫡子们争夺赵家家主继承家业的。

  如果浣花染坊是拥有几百染工的大染坊,还能成为赵修缘的助力。就家里现在的条件,赵家凭什么瞧得上小染坊出身的娘子?除非把季家秘方给季英英当陪嫁。让赵家垄断最上品蜀红丝的货源。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季耀庭走在路上,一路摇头。他压根儿不看好妹妹和赵修缘的亲事。

  季耀庭迈进了赵家开在城里的赵记绸缎庄。

  &1dquo;哎哟,季大郎来了。”绸缎庄的掌柜笑容满面从柜台后迎了出来,&1dquo;听说大郎好事将近,是想买些衣料?”

  季耀庭打的幌子也是这个,他拱了拱手:&1dquo;劳烦老掌柜了。到时还请老掌柜来吃杯喜酒。”

  &1dquo;一定一定。这边请。”老掌柜将季耀庭请到了内间,亲手泡了茶,喊伙计将上架的衣料样子拿了来。

  &1dquo;季坊主去年为大郎定制的大宜子孙字样小团花大红纹锦再等两个月就完工了。这几匹是寓意极好的面料,正适合佳期穿用。”

  季耀庭慢慢翻阅着,听了老掌柜的推荐故作思考状,然后小声地问道:&1dquo;二郎今天没来铺子?我还想请他帮忙画幅样稿,赶制一匹衣料。”

  见老掌柜不解,季耀庭声音更低,不好意思地说道:&1dquo;女人用的衣料。”

  老掌柜恍然大悟,大赞季耀庭有心:&1dquo;有这么贴心的郎君,是张家小娘子之福啊!哎,就是怕耽误了大郎君的好事。不瞒您,我家几位郎君最近被老太爷拘着不让出门,忙着准备十月初九的斗锦,怕是没工夫。等过了十月初九,二郎君就算帮你作画。织锦也来不及。”

  一名熟练的织工一天也织不了两寸锦。一匹锦快者四五个月,慢则一年甚至织上数年才成。

m.dianxs.com 殿行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