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洛阳逞逆乱豪强乘势起 第一百二十七章 隐隐稳操胜券(第1页)

他的自信,来源于两方面:

其一,是实力。

淮南是大国,这不必说了。

淮南之外,司马允的母弟司马晏封吴王,封户过十万,也是一等一的大国。

而且,地理上,淮南、吴二国连为一体。

两兄弟感情极笃,司马晏打小就崇拜和依恋九兄。

九兄说一,他绝不会说二,兄友弟恭,就如同淮南、吴之山水紧密相连。

还有,秦王柬死后无嗣,司马允的儿子司马郁过继承嗣,乃为秦王。

秦国,封八万户,也是一等一的大国。

所以,东南、西北,形胜、财赋所在,尽为淮南王所有呢!

三大封国,二、三十万的封户,财源滚滚,拥有极其雄厚的实力。

其二,高平陵之变故事,给了司马允莫大的“启迪”。

孤,要走宣皇帝、景皇帝之老道路!

高平陵之变,司马氏主要的军事力量,是司马师秘密“阴养”在“人间(芒山)”中的“三千死士”,大变既生,“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太酷了!

这段“故事”,叫司马允热血沸腾。

另外,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师的头衔,是“中护军”。

——您看,景皇帝是中护军,我也是中护军,这说明了什么呢?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于是,在雄厚的财力支持下,如前所述,淮南王闷着头,“阴养死士”,淮南王的“国兵”,尽为“淮南奇才剑客”。

只是,淮南王可能没咋认真想过:高平陵之变的成功,除了景皇帝的“三千死士”外,元老重臣对于宣皇帝一边倒的支持,可能更重要些?

赵、淮南二王之决裂,先举起刀子的,是淮南王。

但认真说起来,先动手的,是赵王。

司马伦显然不是司马允的对手,他自己就一贯的懦弱无能,相国府的卫队哪有能打的?

出来一拨被打退一拨,很快就被打进府内,只能防守了。

眼看司马允占据了优势,风向也在悄然生变化,东宫左卫率陈徽在东宫之内带领手下擂鼓助威,公开声援司马允。

司马允也把自己的指挥部设在了东宫承华门前,结三阵,杀死之人满地,希望能够赢得太子卫率整体的支持。

属实是司马伦将皇太孙居住的东宫作为了他的赵王府,以至于东宫中的人都能从内部声援司马允。

石寒率领自己的部众已经转到了赵王相国府的侧面,他一狠,所有人纷纷点上了火箭火矢,围住相国府一起射箭,飞箭如蝗扑向司马伦的府邸中。

司马伦的手下们都躲在大树后面才逃得一命,那些大树上都钉有数百枝箭矢。

一时,府中屋宇和树木都点着起来,浓烟升腾。

司马伦秘书司马眭秘躲避不及,被当场射成了刺猬,一命呜呼。

而司马允还有身边近千亲兵死士,直接下令结阵朝着赵王府杀了过去。

只要灭了司马伦,孙秀一个外人,就算是天子在手,也不可能对他真正形成威胁。

m.dianxs.com 殿行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