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鹬蚌相争先进落选不意外亲家重聚婚期敲定恰当时(第1页)

新初的到来,给城东镇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他正如像大山说的那样,说话幽默风趣,走到哪里都能给大家带来笑声。渐渐地,人们也都现这个年轻人特别勤快,吃苦耐劳,乐于做事,无论领导同事、官大官小,都有求必应,从不推诿。更为重要的是他文笔十分过硬,材料一过他的手绝对让人放心。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愁的不是别人,正是处在镇上敏感位置的办公室主任王扬。办公室本来就是负责党委、政府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各种讲话、汇报和言材料的,过去其他领导的材料找到王扬,他也不是不想写,有时也在写,但有时确实忙得抽不出身他也就婉言拒绝写,领导们也知道办公室忙,加之全镇写材料的就这么一个人,心里有时虽有不爽,但也不便作,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当然,王扬也不是个糊涂虫,他也不是所有的都拒绝而是带有选择性:先两位主要领导的材料是天经地义的该自己写;如果这段时间两位主要领导正好材料不多或没有材料,他就会按镇党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镇长,然后是分管人财物的领导排序来写,这个排序严格地说并不是镇党委、政府正常的领导位置排序,而是他自己认为重要的就排在前面,当然这个排序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外人从未说起。

新初来了不久,王扬这种给领导写材料的潜在平衡被有意无意地打破了。先,新初无论领导大小,只要找到他都答应写;其次他也有写不过来必须得排个序的时候,但他一般情况就是按先来后到排,或者按工作的轻重缓急排,跟王扬的那一套大相径庭,王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又不好把自己排的序和盘托出;再则就是镇党委胡书记逐渐喜欢上了新初的材料,除了正式的一些会议材料,平时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新初主笔,虽然也口头上说过,写好了先给王扬主任把个关,但他的材料确实过得了关,而王扬也把不了多少关。这样久而久之,王扬身上有了一种危机感,甚至逐渐感觉到自己被边缘化了。

作为镇上的办公室主任,要的就是与镇党委胡书记保持高度一致,这一点王扬绝不含糊,他也一贯是这样做的,之前甚至还有意无意在胡书记面前表现出对吴镇长在某些方面的不满,以博取胡书记对自己的认可。但渐渐地,王扬开始有所改变了。既然胡书记喜欢新初的材料,他就开始从吴镇长这里做文章,平时有事没事都跑到镇长办公室请示汇报一些工作,甚至主动问吴镇长有没有材料要他写、有没有事情要交办。吴少权最初以为王扬选边站队是站在胡德柱那边,渐渐地他现自己判断有误,后来是越来越喜欢这个他最初并不满意的办公室主任了,甚至大会小会都夸奖王扬同志在办公室进步很快,越来越成熟。吴少权表扬得越多,王扬往他办公室就跑得越勤。

七一就要来临,胡德柱召集党群口的同志一起研究这个会议的开法,其实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关于表彰方面的问题。当然,这种重要的会议,除了镇长吴少权、镇党委常务副书记蒋德政、镇委组织委员刘婕外,王扬作为办公室主任,要负责办会和做会议记录,他天然地要参加。蒋德政提出了会议建议方案,与去年的内容程序也都大差不差。胡德柱强调要把表彰名额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原则上一个单位有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最多一人,否则大家都成了先进,表彰也就没有意义了。

胡德柱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但一轮到讨论镇上的先进表彰时,与会同志又犯了难。先进集体这个没说的,镇党委肯定得算上一个,问题是谁做这个先进个人呢?组织委员刘婕是个实在人,她率先言说新初这小伙子不错,在大学就入了党,参加工作后虽然时间不长,但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尤其是在大春生产中,积极组织了“青年助耕突击队”和“青年助收突击队”,先进事迹还上了地区电视台,在全镇乃至全县、全地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她推荐新初作为先进个人。胡德柱听了连连点头,蒋德政正要接着言时,却被见势不妙的吴少权打断抢了话头,他说新初这个年轻人确实不错,但刚来城东镇不久,不论是工作经历和阅历都还有所欠缺,那个“青年助耕突击队”也确实组织得很好,但也并不是新初一个人的功劳,尤其是那个“青年助收突击队”,主要就是各村民兵连组织起来的,按理说功劳应该记在镇武装部长赵大山的头上。他最后建议推办公室王扬同志为先进个人,说办公室的工作主要是保障服务,做的尽都是些打杂的事情,做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儿,但大家一般不注意又看不到成绩。至于王新初嘛,人还年轻,今后有的是机会。要不我们镇上评两个,把新初同志评上也行。蒋德政也是要推荐新初的,但他听吴少权这样一说,又似乎有些道理。看了看正在做记录的王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便不再言了。

胡德柱原本也是想推新初的,他在那天与沥青厂成道文厂长一起吃饭后回来的路上,还专门叫王新初做好先进言的准备呢。但他一看吴少权急着推王扬,蒋德政副书记也在点头,刘婕委员虽然推了新初,但在吴少权言后也没作声,就有些犹豫了:如果自己坚持要推新初,这王扬也在这里坐着,那不是把办公室主任活生生地推到了吴少权那一边去了?还有,自己为了笼络人心,不也经常有意无意地表扬王扬吗?如果此时把他拿下来,是不是自己平时有种说假话的感觉?胡德柱把这一系列深入的思考在脑子里迅过了一遍,就点着头说:“少权同志的意见很好,我完全表示赞同,就评王扬同志为先进个人,至于评两个这个话题嘛,我们是有言在先,说了就要算数,定了只评一个,镇上也不能搞特殊。”胡德柱他怎么会为了新初一个先进而随意改变自己定下的规矩呢?这次如果坏了规矩,那今后自己说的话不在大家想听就听,不想听就随意改变?

新初倒也没有十分在意这次先进评选,他更不知道评选过程中还有过如此激烈的讨论,唯一遗憾的是自己精心准备的那篇《团委跟着党委干,敢教城东换新颜》言稿,他又认认真真地读了几遍,竟把自己读得热血沸腾,后又忍不住叹了口气,把稿子揉成一团,扔在了垃圾桶里面。

小融放了暑假待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回祥兴老家耍了几天,又觉得新初一个人在家吃饭什么的没人照料,放心不下,便提出爸妈到城东镇耍几天。欧玉梅想起小融与新初结婚的事,她先前找人合了八字,说两个人八字很合,日子就放在今年国庆节那天最好,结婚就把娃儿要起,第一胎是个儿子。欧玉梅生的是两个女儿,与人吵架时没少被人骂生不出来儿子,一听说小融在国庆结婚要生儿子,心里早就急了,正说要与新初母亲商量这事呢,就答应和女儿一起去趟城东镇。薛道成对女儿与新初婚都没结就住在一起本身就有看法,哪里还愿意跟到一路去住几天,就对欧玉梅说要去你自己去,他去地区薛建军那儿耍段时间,自己也好久没有看到孙子了。

新初回王家湾把母亲接到了城东,母亲一进屋就惊呆了。她揣着卖柑子积攒下来的四千元钱,心里正盘算着给儿子在城里租套房子,再做些家具,好体体面面把这个既漂亮能干又心地善良的媳妇接进门呢,没想到几个月不见,他们竟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把家具也买上了。她也无法想象儿子这些钱是哪儿来的,心里越想越是不安,忍不住把新初拉到一边问了起来,还一再提醒他不要向父亲学,胆子大什么钱都敢去拿。新初告诉母亲说自己也无一官半职,不要说自己永远不会去贪,想去贪也没得那个机会,这钱是他和小融一分一厘省下来的,当然他平时打麻将赢了一两百块大多也是上交给小融保管,小融虽然是工人家庭,但也十分节俭,做任何事情都是精打细算,从不浪费,更不会乱花冤枉钱。听到这里,母亲才松了口气,又再三叮嘱新初麻将要打,但自己心里要有杆秤,千万不能打大牌,更不能像父亲一样去赌博。

母亲与新初在一旁嘀咕了好一阵,这才想起小融妈在沙上坐起的呢,又一口一个大姐地过来与她摆起龙门阵。欧玉梅与新初母亲一样,她也为勤俭持家的两个年轻人感到高兴,说啥子都好,就还差个电视机了。新初母亲听出小融妈话中有话,就表态一定得把电视机买了才结婚。新初就笑着说:“妈,电视机贵着呢,我们要买也要买个中偏上的,要四千左右呢,等电视买好了再结婚,那要等到哪一年?”

母亲一听儿子这话就想自己身上刚好带了四千元钱,好像新初晓得一样,在未来的亲家面前她也不会输了这个面子,就朗声道:“新初你放心,只要婚期一定,妈准时把电视机给你买回家来。”

欧玉梅便把两人合八字国庆结婚生儿子的事给说了,新初母亲一听,甭提有多高兴了,要知道她在先也是生的两个女儿,招来了生产队社员不少议论。特别是二女儿新雁出生后,一心想抱孙子的婆婆成天唉声叹气,也没个好脸色,自从新初生下来,她才在王家巩固提升了地位。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新初和小融都是国家干部,他们只能生一胎,要是生个女儿,那可怎么办啊?新初可是他们王家最有前途的,小融各方面条件也都不错,他们要是生个儿子,不用说肯定是优秀,要是生个女儿,那该是多么可惜啊!听小融妈这么一说,最相信命运,经常爱看八字算命的新初母亲马上就说:“国庆这天好,这个日子本身就是全中国最好的日子,大家放假也有空呢。”

新初笑着说:“妈,国庆是最好的日子,春节呢?春节也是全中国最好的日子呢。”

母亲道:“你就晓得顶妈的黄,春节日子是好,但结婚就不好,大家都回去过年了,哪个有时间来参加你的婚礼?”

这时小融在厨房喊道:“新初,快把桌子凳子搭好,把屋里的电风扇搬出来。李姨您莫听他闲扯,我们准备吃饭了。”

屋里响起一片欢快的笑声。

新初的到来,给城东镇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他正如像大山说的那样,说话幽默风趣,走到哪里都能给大家带来笑声。渐渐地,人们也都现这个年轻人特别勤快,吃苦耐劳,乐于做事,无论领导同事、官大官小,都有求必应,从不推诿。更为重要的是他文笔十分过硬,材料一过他的手绝对让人放心。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愁的不是别人,正是处在镇上敏感位置的办公室主任王扬。办公室本来就是负责党委、政府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各种讲话、汇报和言材料的,过去其他领导的材料找到王扬,他也不是不想写,有时也在写,但有时确实忙得抽不出身他也就婉言拒绝写,领导们也知道办公室忙,加之全镇写材料的就这么一个人,心里有时虽有不爽,但也不便作,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当然,王扬也不是个糊涂虫,他也不是所有的都拒绝而是带有选择性:先两位主要领导的材料是天经地义的该自己写;如果这段时间两位主要领导正好材料不多或没有材料,他就会按镇党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镇长,然后是分管人财物的领导排序来写,这个排序严格地说并不是镇党委、政府正常的领导位置排序,而是他自己认为重要的就排在前面,当然这个排序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外人从未说起。

新初来了不久,王扬这种给领导写材料的潜在平衡被有意无意地打破了。先,新初无论领导大小,只要找到他都答应写;其次他也有写不过来必须得排个序的时候,但他一般情况就是按先来后到排,或者按工作的轻重缓急排,跟王扬的那一套大相径庭,王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又不好把自己排的序和盘托出;再则就是镇党委胡书记逐渐喜欢上了新初的材料,除了正式的一些会议材料,平时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新初主笔,虽然也口头上说过,写好了先给王扬主任把个关,但他的材料确实过得了关,而王扬也把不了多少关。这样久而久之,王扬身上有了一种危机感,甚至逐渐感觉到自己被边缘化了。

作为镇上的办公室主任,要的就是与镇党委胡书记保持高度一致,这一点王扬绝不含糊,他也一贯是这样做的,之前甚至还有意无意在胡书记面前表现出对吴镇长在某些方面的不满,以博取胡书记对自己的认可。但渐渐地,王扬开始有所改变了。既然胡书记喜欢新初的材料,他就开始从吴镇长这里做文章,平时有事没事都跑到镇长办公室请示汇报一些工作,甚至主动问吴镇长有没有材料要他写、有没有事情要交办。吴少权最初以为王扬选边站队是站在胡德柱那边,渐渐地他现自己判断有误,后来是越来越喜欢这个他最初并不满意的办公室主任了,甚至大会小会都夸奖王扬同志在办公室进步很快,越来越成熟。吴少权表扬得越多,王扬往他办公室就跑得越勤。

七一就要来临,胡德柱召集党群口的同志一起研究这个会议的开法,其实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关于表彰方面的问题。当然,这种重要的会议,除了镇长吴少权、镇党委常务副书记蒋德政、镇委组织委员刘婕外,王扬作为办公室主任,要负责办会和做会议记录,他天然地要参加。蒋德政提出了会议建议方案,与去年的内容程序也都大差不差。胡德柱强调要把表彰名额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原则上一个单位有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最多一人,否则大家都成了先进,表彰也就没有意义了。

胡德柱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但一轮到讨论镇上的先进表彰时,与会同志又犯了难。先进集体这个没说的,镇党委肯定得算上一个,问题是谁做这个先进个人呢?组织委员刘婕是个实在人,她率先言说新初这小伙子不错,在大学就入了党,参加工作后虽然时间不长,但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尤其是在大春生产中,积极组织了“青年助耕突击队”和“青年助收突击队”,先进事迹还上了地区电视台,在全镇乃至全县、全地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她推荐新初作为先进个人。胡德柱听了连连点头,蒋德政正要接着言时,却被见势不妙的吴少权打断抢了话头,他说新初这个年轻人确实不错,但刚来城东镇不久,不论是工作经历和阅历都还有所欠缺,那个“青年助耕突击队”也确实组织得很好,但也并不是新初一个人的功劳,尤其是那个“青年助收突击队”,主要就是各村民兵连组织起来的,按理说功劳应该记在镇武装部长赵大山的头上。他最后建议推办公室王扬同志为先进个人,说办公室的工作主要是保障服务,做的尽都是些打杂的事情,做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儿,但大家一般不注意又看不到成绩。至于王新初嘛,人还年轻,今后有的是机会。要不我们镇上评两个,把新初同志评上也行。蒋德政也是要推荐新初的,但他听吴少权这样一说,又似乎有些道理。看了看正在做记录的王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便不再言了。

胡德柱原本也是想推新初的,他在那天与沥青厂成道文厂长一起吃饭后回来的路上,还专门叫王新初做好先进言的准备呢。但他一看吴少权急着推王扬,蒋德政副书记也在点头,刘婕委员虽然推了新初,但在吴少权言后也没作声,就有些犹豫了:如果自己坚持要推新初,这王扬也在这里坐着,那不是把办公室主任活生生地推到了吴少权那一边去了?还有,自己为了笼络人心,不也经常有意无意地表扬王扬吗?如果此时把他拿下来,是不是自己平时有种说假话的感觉?胡德柱把这一系列深入的思考在脑子里迅过了一遍,就点着头说:“少权同志的意见很好,我完全表示赞同,就评王扬同志为先进个人,至于评两个这个话题嘛,我们是有言在先,说了就要算数,定了只评一个,镇上也不能搞特殊。”胡德柱他怎么会为了新初一个先进而随意改变自己定下的规矩呢?这次如果坏了规矩,那今后自己说的话不在大家想听就听,不想听就随意改变?

新初倒也没有十分在意这次先进评选,他更不知道评选过程中还有过如此激烈的讨论,唯一遗憾的是自己精心准备的那篇《团委跟着党委干,敢教城东换新颜》言稿,他又认认真真地读了几遍,竟把自己读得热血沸腾,后又忍不住叹了口气,把稿子揉成一团,扔在了垃圾桶里面。

小融放了暑假待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回祥兴老家耍了几天,又觉得新初一个人在家吃饭什么的没人照料,放心不下,便提出爸妈到城东镇耍几天。欧玉梅想起小融与新初结婚的事,她先前找人合了八字,说两个人八字很合,日子就放在今年国庆节那天最好,结婚就把娃儿要起,第一胎是个儿子。欧玉梅生的是两个女儿,与人吵架时没少被人骂生不出来儿子,一听说小融在国庆结婚要生儿子,心里早就急了,正说要与新初母亲商量这事呢,就答应和女儿一起去趟城东镇。薛道成对女儿与新初婚都没结就住在一起本身就有看法,哪里还愿意跟到一路去住几天,就对欧玉梅说要去你自己去,他去地区薛建军那儿耍段时间,自己也好久没有看到孙子了。

新初回王家湾把母亲接到了城东,母亲一进屋就惊呆了。她揣着卖柑子积攒下来的四千元钱,心里正盘算着给儿子在城里租套房子,再做些家具,好体体面面把这个既漂亮能干又心地善良的媳妇接进门呢,没想到几个月不见,他们竟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把家具也买上了。她也无法想象儿子这些钱是哪儿来的,心里越想越是不安,忍不住把新初拉到一边问了起来,还一再提醒他不要向父亲学,胆子大什么钱都敢去拿。新初告诉母亲说自己也无一官半职,不要说自己永远不会去贪,想去贪也没得那个机会,这钱是他和小融一分一厘省下来的,当然他平时打麻将赢了一两百块大多也是上交给小融保管,小融虽然是工人家庭,但也十分节俭,做任何事情都是精打细算,从不浪费,更不会乱花冤枉钱。听到这里,母亲才松了口气,又再三叮嘱新初麻将要打,但自己心里要有杆秤,千万不能打大牌,更不能像父亲一样去赌博。

母亲与新初在一旁嘀咕了好一阵,这才想起小融妈在沙上坐起的呢,又一口一个大姐地过来与她摆起龙门阵。欧玉梅与新初母亲一样,她也为勤俭持家的两个年轻人感到高兴,说啥子都好,就还差个电视机了。新初母亲听出小融妈话中有话,就表态一定得把电视机买了才结婚。新初就笑着说:“妈,电视机贵着呢,我们要买也要买个中偏上的,要四千左右呢,等电视买好了再结婚,那要等到哪一年?”

母亲一听儿子这话就想自己身上刚好带了四千元钱,好像新初晓得一样,在未来的亲家面前她也不会输了这个面子,就朗声道:“新初你放心,只要婚期一定,妈准时把电视机给你买回家来。”

欧玉梅便把两人合八字国庆结婚生儿子的事给说了,新初母亲一听,甭提有多高兴了,要知道她在先也是生的两个女儿,招来了生产队社员不少议论。特别是二女儿新雁出生后,一心想抱孙子的婆婆成天唉声叹气,也没个好脸色,自从新初生下来,她才在王家巩固提升了地位。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新初和小融都是国家干部,他们只能生一胎,要是生个女儿,那可怎么办啊?新初可是他们王家最有前途的,小融各方面条件也都不错,他们要是生个儿子,不用说肯定是优秀,要是生个女儿,那该是多么可惜啊!听小融妈这么一说,最相信命运,经常爱看八字算命的新初母亲马上就说:“国庆这天好,这个日子本身就是全中国最好的日子,大家放假也有空呢。”

新初笑着说:“妈,国庆是最好的日子,春节呢?春节也是全中国最好的日子呢。”

母亲道:“你就晓得顶妈的黄,春节日子是好,但结婚就不好,大家都回去过年了,哪个有时间来参加你的婚礼?”

这时小融在厨房喊道:“新初,快把桌子凳子搭好,把屋里的电风扇搬出来。李姨您莫听他闲扯,我们准备吃饭了。”

屋里响起一片欢快的笑声。

m.dianxs.com 殿行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