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帝国一统智囊刘伯温(第1页)

实际上,朱老心里更倾向于刘伯温。

他深知,刘伯温的才识实李善长,只是李善长在人际交往和政略上更胜一筹。

既然李善长能提出这样的策略,那么才智更甚的刘伯温呢?

必然也有对策!

或许,他的计划会更为出色。

如果刘伯温能提出更优的方案,朱老就能借此良机,封他为侯。

其实,以刘伯温的功绩,大明立国后,封侯是理所应当的。

况且,当初论功行赏时,马皇后就建议封刘伯温为侯,但朱老在这一点上有些心胸狭窄,只给了他诚意伯的称号。

何故?

因为刘伯温骨子里那份文人的清高,特别是他那卓越的才华,让他内心骄傲,对出身草根的朱老帝多少有些轻视。

因此,朱老在册封爵位时,有意压制了刘伯温。

倘若刘伯温肯向他低头,现在绝非仅是诚意伯。

或许已是侯爵。

甚至公爵亦非不可能。

当年一同打天下的众人中,他的爵位最低。

对此,朱老心中略感内疚。

毕竟,刘伯温在征战中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他的辅佐,朱老夺取大明江山绝不会如此顺利。

能否封侯,就看这次刘伯温的表现了。

"陛下!"

"微臣确有一策,大明皇族繁衍至第九代,人口众多,即便倾尽国库,也无法供养所有宗室成员。"

"既然如此,为何不精简一部分宗室成员呢?"

"我大明的宗室爵位仅分八级,按陛下原有规定,降至第八级奉国中尉后便不再降低,陛下可稍作调整,若第八级爵位的后代未对大明有所贡献,无功绩,可保留宗室身份,但无爵位,无俸禄。"

"欲有爵位,享俸禄,必须立功方能获得。"

"如此一来,大明宗室数量将维持在可控范围,不至于膨胀至数十万的惊人数字。"

"陛下您的恩泽庇护至第七、第八代,已显仁慈,大明宗室定会感激陛下。"

"正如古语所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便是此理。"

"这!"

刘伯温此言一出,朱老神色一怔,果然是刘伯温啊!

他的提议与朱肃的中策有许多相似之处。

m.dianxs.com 殿行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