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农具交易(第1页)

说到兴起之处,太史慈拿根木棍在地上画出飞机火车轮船的样子给淳于氏看。

太史慈指着飞机动机说道“阿母,飞机的原理就是通过这个装置吸收前面的空气向后喷出,推动机身前进,那个华夏已经对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有了一定的认知,现规则,利用规则,就可以做出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看着滔滔不绝的太史慈,淳于氏内心里已经相信了太史慈的话,也不禁对太史慈所描述的世界目眩神迷,那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国度,可惜自己福薄未得一见,只是转眼又骄傲起来,虽然自己无缘得见,可自己的儿子有这个福分,那还遗憾什么呢?

……

远在太史家家主的坞堡里,大门口有壮丁守卫,里面有一队队壮丁巡逻,高高的箭楼上还有岗哨在盯着外面的一举一动,可谓防卫严密,这是自从上次乱民潮之后,坞堡的新举措。

会客厅内,族长太史章围着禾桶、掠子、曲辕犁三件器物来回踱步,三位公子站在一旁看着,许久,下颌长须一脸勇武之气的二公子不禁有些沉不住气,开口说道“阿父,您想明白没有?倒是说句话呀。”

太史章眉头不禁一皱,眼睛横了过去,没等说话,旁边的大公子先训斥道“二弟,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不要打扰阿父思考。”

“哎呀。”二公子叹息一声,不再说话。

这时太史章问道“吾现在暂无对策,你三人可有想法?”

性急的二公子抢先说道“阿父,此三物乃耕作神器,可献给朝廷,到时必会赏赐我太史家高官厚禄,一举成为豪族也未可知。”

三公子上前说道“二哥说的有理,可吾听闻现在朝廷腐败,想获得官职必先贿赂上官才行,我们光送此三物可能连上官都见不到,而且很容易被吞了功劳。”

这时大公子也上前说道“吾意与三弟相若,这三物确实是神器,可凭我太史家护不住,不如将功劳送给上官,换一些够得着的东西,阿父您认为呢?”

太史章缓缓点头“都想到一块去了,吾亦是担心这点,既然你有此觉悟,便由老大你亲自操作,结果如何吾不过问。”随后对三公子说道“汝去相助老大,等老大忙完,视结果再酌情如何嘉奖与你。”

三公子抱歉答应“喏。”

二公子抓了抓脸问道“你们怎么搞的这么复杂?”

太史章指着二公子点了半天,最后只出一声叹息“唉,你呀你,还是带兵去吧!”

这时旁边的三公子笑着说道“是啊,二哥,这些事您就别参与了,您的资质就适合打打杀杀。”

这下二公子就不高兴了,重重的拍了下三公子的肩膀恶声恶气的问道“我怎么感觉你在嘲笑我?”

二公子一脸夸张的痛苦表情喊道“哎!疼疼疼!我没有,二哥,我真没有。”

看着三人打打闹闹的离开,太史章笑着摇摇头“都是有崽子的人了还这么能闹。”

之后不久,太史家大公子和三公子入郡里运作,辗转将三样宝物送予东莱牟平的刘家,这刘家来头不一般,乃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真正的皇亲国戚世家大族,现任家主刘宠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后来继承其父陈王爵位,是汉末群雄之一。其弟刘与不出名,但也担任山阳太守,他两个儿子却是大名鼎鼎,分别是刘岱和刘繇,后来一个是衮州刺史一个是扬州刺史,都是汉末群雄之一。

将三样宝物以祥瑞的名义送上去之后,不久,远在洛阳的灵帝便收到这三样农具,听说乃是本家,东莱牟平刘家所献,顿时兴趣大增,当时护送三件农具进京的是刘岱,灵帝当庭提问,刘岱旁征博引对答如流,更兼风姿潇洒,灵帝非常满意,闻听其已经是茂才,便直接拍板召其入少府任职可谓一步登天。

随后灵帝命大司农全国推广三种农具,随后便径直回宫与宫女玩乐,至于大司农是否推广,推广效果如何,灵帝对这种小事毫不在意。

就在刘岱入少府不久,太史家的大公子被调入郡府任奏曹主奏议事,相当于现代的领导秘书或者办公室主任;三公子被委任为除督送邮书外,又代表太守巡行属县,督察长吏和邮驿,宣达教令,兼司捕亡等工作的督邮一职(一个郡督邮为2-5人)相当于现代的纪委、检察院或政府办之类的官员。

因为太史慈的明,相关的每个人都更进一步,只有太史家二公子依然是兵曹掾史一职,负责在老家惩凶缉盗保境安民。

另一边,不管经手人有什么境遇,农具的真正明者太史慈依然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就算明的农具呈到了皇帝和百官面前,也没有人好奇明者是谁,太史慈的名声只在周围小范围流传,只是是聪慧的名声,绝大部分人根本不懂新创造的农具意味着什么。

此时,太史慈正带着小伙伴们在之前的小河边下篓捕鱼,本来早就答应的,结果遇到流民冲击再加收割种地各种事情,直到7月份才找到时间带大家来捕鱼。河边被挖开好大一堆泥土,挖出的虫子被和泥压在篓里,整个不到一丈的小河被下了密密麻麻几十个鱼篓,前后绵延数十米,这是要斩尽杀绝的节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玩闹着,将这次活动当做一次游戏,太史洵武带着两个人在附近远远的看着,好像在给孩子们放哨,因为孩子们里有他的儿子,无意中听媳妇说孩子们要去密林里学习捕鱼,担心孩子们的安全,专门跟了过来。

下好篓,太史慈举起手高声说道“接下来等着就行了,等待的时间不能浪费,这次有洵武三位叔叔保护,我们应该采些野菜抓点活物回去,你们说好不好?”

“好!”众小鬼齐声应下,四散寻觅起来,太史慈因为各种事迹已经在小伙伴中建立了足够的威信,孩子的爸妈也时常教育孩子多向太史慈学习,因此现在的太史慈在同龄人中几乎能做到一呼百应没人不服,毕竟,创造新农具这种事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当一个人把你远远的甩在后头根本追不上,你只能仰望他的背影时,心里根本不可能有嫉妒和不服气,只会有敬仰和崇拜。

喜欢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请大家收藏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m.dianxs.com 殿行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