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被夸上天了(第1页)

“糟了!”太史慈没多想,飞扑上去一把拽开那个懵逼的孩子,面对着近在咫尺的野猪,双手条件反射般将手中木棍刺了出去!

“噗呲!”一声轻响,野猪顶着太史慈跑了十几米远歪在一边不动了。

太史洵武焦急的赶了过来,将野猪搬开,露出压在下面的太史慈,还好,太史慈还有呼吸,只是好像晕过去了。

摸遍太史慈全身现没有致命伤,太史洵武才松了口气,再看野猪,此时早已死透了,那根木棍好像长枪一样从野猪的眼睛穿进,穿透大脑直接扎进胸腔,真是又准又狠,太史洵武不敢相信这威力惊人的一枪居然是面前这个孩子刺出来的。

迷迷糊糊中,太史慈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感觉自己好像趴在什么东西上面跟着一晃一晃的,过了一会才清醒过来,自己居然被人背着趴在一个人身上。

“你醒了?谢天谢地。”

这时身下的人说话了,正是太史洵武。

太史慈蔫蔫的说道“阿叔,我没事,那只野猪怎么样了?”

“你不记得了?”太史洵武一愣,接着说道“你很了不起,那只野猪被你一枪穿脑直接捅死了,你看身后,那两位叔叔扛着呢。”

太史慈转头一看,野猪被绑在一根木棍上,两位男丁一前一后扛着在后面跟着走着。

太史慈对太史洵武说道“阿叔,我没事了,放我下来,对了,不知道捕到鱼没?”

太史洵武摇摇头说道“别,就让阿叔背着你回去吧,你之前昏迷了快把我吓死了。”说完又把太史慈向上颠了一下。

这时身边一个小孩说道“慈哥,不用担心鱼获,有了采的野菜,你还猎了这么大的野猪,那些鱼获不算什么,明天再来看也一样。”太史慈转头一看,是太史洵武的儿子太史兴杰,此时正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太史慈只能苦笑,想着以这种形象回村,光想想就有些难为情。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回了村,果然引起了万众瞩目,尤其是那只大野猪的出现,再加上太史洵武等人都言之凿凿的说是太史慈打死的,野猪眼眶上那根熟悉的木棍就是证明,更是引了大伙的惊呼。

一行人回了太史慈的家,太史慈连忙从太史洵武背上下来,淳于氏连忙把院门打开,让大家进来,太史洵武自告奋勇的要亲自对野猪剥皮拆骨,淳于氏和几个要好的邻居帮忙烧水准备工具忙前忙后,大家把小小的院子围的里三层外三层,跟过年一样兴高采烈。

热水烫毛、剥皮、开膛破肚,内脏全扔在一边,再把猪按部位分成一块一块就完成了,整个过程用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猪刚刚杀完,一对夫妇带着一个男孩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大麻袋走了进来,刚一进来,男人把麻袋往地上一放,行了个大礼,那男孩直接冲淳于氏跪了下来就要磕头。

淳于氏赶紧过来,将孩子一把拉起,连连说道“哎呀!这可使不得,六哥六嫂这是干嘛呀?”

六哥感激的说道“我们全家是为了感谢你家太史慈救了我儿,要不是当时太史慈把我儿拽开,我儿就没命了!”刚说完,另一边六嫂就呜呜哭了起来,太史慈一看,依稀有点印象,这时太史洵武和那两人将事情经过详细说出,引得村民们一阵惊讶。

淳于氏连忙劝道“别哭别哭,六哥六嫂,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们这就见外了,救小六是应该的。”

“不不不,我泽老六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有恩必报,我们家没什么东西,这一袋米不成敬意,以后有什么事,刀里来火里去,我老六绝不皱一个眉头!”太史泽把胸脯拍的梆梆响。

“老六仗义!”

“我太史家都是好汉。”

“还是太史慈更厉害吧,不光小小年纪能杀死这么大的野猪,还不忘救人,好样的。”

无数溢美之词传来,夸的太史慈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虽然之前明农具时村里人也一样夸赞,可完全无法跟这次相比。

“这怎么使得,不用带粮食过来,太见外了。”淳于氏还在客气,泽老六直接把米放进厨房就走,连淳于氏要送一点猪肉都不要。

等到黄昏,大家才三三两两的散了伙,淳于氏给每家都送了一点肉,虽然不多,但在这种缺乏肉食的时代也是了不得的礼物了,太史洵武留了大约半扇给淳于氏,把下水都分了,自己就留了一点肝走了,留下淳于氏一家人痛并快乐着的烤猪肉。对于两人来说这些猪肉实在是太多了,不赶紧处理好的话怀了就太可惜了。

幸亏已经被分割成小块,两人忙活到三更半夜才把肉都烤干,再用盐小心的涂抹一遍,放到库房阴干就可以了。

打着哈欠,太史慈一下子倒在床上,淳于氏给他脱了衣物照例抱在怀里。迷迷糊糊中,太史慈突然感觉脸上被亲了一下,不禁睁开眼睛一看,是淳于氏。

“阿母,怎么了?”

淳于氏又亲了一下说道“我高兴,我儿是英雄,不光能救人,还能捕杀大野猪,这肉省着吃够咱娘俩吃一年的了,我现在相信你是得到神仙赐福的了,实在是太神异了。”

太史慈笑了笑,迷迷糊糊的说道“呵呵,阿母睡吧,别太激动,太晚了。”

“好好好,我听我儿的。”简陋的屋内随即没了说话声,过了会,只有隐约的鼾声传了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太史慈好好的当了一把明星,走到哪里都引人注目,实在是让人不自在,直到过了好久,才淡了下来。

……

七月十五,秋祭日,太史慈一大早跟着淳于氏来到村中央广场,淳于氏挎着个篮子,里面装着半个猪头,那是祭祀的贡品。

广场现在已经人满为患,中央被建起一个高台,那是祭台,里长等有头有脸的人穿着平时不会穿的好衣服,神情肃穆的走上前台,祭台前面架起一个柴堆,不知道要干什么。

太史慈在后面静静的看着,因为夏祭被流民打扰没有祭成,因此这次秋祭格外隆重。

喜欢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请大家收藏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m.dianxs.com 殿行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