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四章 从地冷空调衍生出的新生意(第1页)

想到过去在四九城的“屈辱”,阿廖沙的脸上表情尤为精彩,只是对侯楚还有所求,所以也不敢当面作。

见他对地冷空调尤为感兴趣的样子,对刚才的调侃直接来了个充耳不闻,倒是开始仔细介绍起地冷设备来。

阿廖沙似乎是工科出身,对设备吃的很透,不仅把原理,结构设计给捋清楚了,就连用的什么原材料,如何施工,后续如何维护都大概梳理了一遍给侯楚听。

听了他的介绍,侯楚才明白里面弯弯绕实在太多了,这玩意不仅需要可靠的机械控制技术,对材料学的需求也特别高,这两种东西都是需要长远的积累的,后世我们就曾吃缺乏积累的亏。

举个例子,地冷里面有一段要用到紫铜,可这东西价格昂贵,华夏又比较缺铜,可见阿廖沙得意的样子,明显是有廉价的替代方案。

谈话中,一到关键的核心技术,阿廖沙就开始玩起了缄口不言,要是涵养不好的人,说不定会气的牙痒痒。

侯楚是老油条,自然明白怎么一回事,没有落进他的圈套,笑着道:“你信不信,迟早有一天,您那边需要像进口可乐原浆一样,进口我们的空调设备。”

“怎么可能?”阿廖沙当即露出個嗤之以鼻的表情,回道:“华夏同志,您应该不知道一个冷气设备里面的技术含量多高,要是这么好搞的话,我们也不会不远万里,从东欧运输整件的水冷设备过来四九城,运费甚至比设备的价格更贵了。”

“其实我们今年已经搞出来空调,并且已经量产用于民用了,现在虽然是一种窗式机,后续还打算用一种更为先进的挂机、柜机去替代。”侯楚摇摇头,回道:“我们的设备可以无惧湿度的影响,也不用建大型冷站和供冷供热的水管网络。”

“湿度?”阿廖沙明知故问道。

侯楚笑的很开心:“其实你有几点没有说,那就是这玩意很受湿度的影响,地冷都是从地上传出来的,如果湿度一高,温度一低,不积水才怪呢。

而且,您一个驻外商务部门的建筑群,用地冷肯定无所谓,专门建个供冷站嘛,可如果是居民楼,一家一户使用,你看看建这个划算吗?”

见他哑口无言的样子,侯楚顿了顿,又道:“按我的想法,造福普通人的民生福祉,这才是工业化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小型制冷设备才是未来的技术方向。”

阿廖沙惊讶的看了一眼侯楚,作为高级工程师,这种空调的利弊他肯定是知道的,没想到就几句话,侯楚就把原理吃透了,甚至还把缺点给说了出来。

这东西从原理上来说,不搭配除湿器的话,压根没办法在湿度高的地方运用,温度一低,湿度一高,必定在管线地板上产生冷凝水。

而且这套制冷设备,价格昂贵,维护价格也高,甚至要专人管水,烧锅炉,只适合大型的办公建筑群,或者图书馆之类的公共建筑使用。

至于民用,那就不可能了,组网价格还有维护价格都很高昂,不是几家几户能够承担得起的。

听说华夏同志搞出了窗机?这顿时让阿廖沙眼睛一亮,他们气候寒冷,大多数城市都没有装空调的必要,所以空调技术很不达。

他们没需求,可东欧几个国家有需求啊,西德货又价格昂贵,如果真能在远东采购到价格合适,品质过硬的空调,说不定可以来个转口贸易,赚个盆满钵满。

他很快想到了上次的经历,之前他谈成了可乐原浆原浆生意,华夏生产好后,直接通过铁路运输到汽水厂,进行灌装。

一经销售,这种甜度更高,风味更佳,还是“国产”的可乐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直接风靡了整个东欧,甚至再由东欧转售去西伯利亚,直接就成为了年度的最佳饮品,在温暖地区的销售情况一度过伏特加。

不仅当年的老兵满意,就连很多退休的干部都在拍手叫好,说驻东方的商务代表真正了照顾了他们一次,还有写信感谢他们的。

虽然要强行搭配华夏落后的灌装设备,可最终一算,还是划算啊,直接省下了一笔几百万绿币的进口无色伏特加的钱。

如果能把适合家庭使用的空调买回去,逆向仿制一下,然后出口去东欧这么多国家,说不定能在职位上进步一点,至于进出口贸易的顺差逆差,早就被他抛之脑后了,大不了多出口几架飞机。

想到这里,阿廖沙看向侯楚的眼神瞬间变的活了:“华夏同志,你们竟然搞出了空调?这东西能出口吗?我们想订购一部分用于解暑。”

侯楚摇摇头,却开始拿捏起来:“您叫我过来是为了参加产线竣工的庆祝会,不是过来讨论空调吧?”

他自然清楚为啥阿廖沙为什么这么激动,哪怕到了侯楚穿越的时候,毛熊家的小型空调99%以上都依赖于出口,更别指望着人家六十年代就能造了。

为啥用地冷空调,那是实在没办法,自己造不划算+技术不成熟呗。

这也是侯楚一过来就被这玩意吸引的原因,这又是个巨大的商机。

如果能加用批量制造压低成本,再提升一点技术,不愁这玩意不能卖到毛熊家,甚至可以完全占领他们的市场,后世可以,没理由现在不行。

果然,听到侯楚打起了哈哈,阿廖沙也气的牙痒痒,可他本来就要求人,结果现在又有新的东西要求人了。

请侯楚过来,自然是为了计算机的事情过来,华夏的工业计算机,不知为何,似乎得到了约翰牛的真传,虽说还是落后于他们自产自用的设备,可已经有了十分大的进步。

通过仔细拆解,毛熊的科学家得出了一个惊天的结论,那就是华夏他们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并且逐渐在追赶,这个差距甚至和他们相隔不到一年了。

所以就有了这次不善的“鸿门宴”,可惜鸿门宴还没开始,马上就被另外一个惊天的消息,又或者可以称之为机遇的事情生了。

那就是华夏竟然能自己造窗式空调了,因为主要是生产给科研单位使用的,在产能不足之前,沪市冰箱厂也暂时没有大规模宣传。

就连侯楚消息这么灵通的人,都是娄父购买送到了之后,才现沪市竟然有了自产的能力。

至于前世为什么不能大规模出口,侯楚也猜测了个七七八八,应该和九十年代的通病一样,因为是计划经济,所以各种堆料,当然,这种堆料有时候可能起了反效果。

其次就是技术不成熟,一直拿着计划订购的思路去生产,品质上不去就不说了,价格方面更是昂贵,还不带还价的,至于售后,那就纯靠自己了。

这种国产冷气机,自用的话勉勉强强也能凑合,可要出口,就需要再进步一点,材料该缩水的缩水,该加强的加强,售后和口碑、品牌也要逐渐竖立起来。

m.dianxs.com 殿行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