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初识江湖(第1页)

启国,升平十五年,永州县治下有个三家店村,有一秀才复姓上官,名秉文,一手楷,写的又快又好,最喜捧起书本苦读,靠在县内的一户参军家中当个西席为生。

家中原配刘氏已亡,留有一子上官灵云、一女上官灵凤。另有老母王氏,兄弟上官秉武。

因为中了秀才,视一生最为得意之事。平日里最喜子女读书,只要看孩子捧起书本,就道这是好孩子,上进,有汝父之风。

先妻刘氏却是有些来历的,当年不过和一对老夫妻借居在上官家的隔壁。

当家的姓白,但是平日里并不走门串户的与邻里三道四。问起来是舅舅舅妈带着外甥女从山东逃难避居簇,日常看着这姐和一般的村姑举止也略为不同。

平日靠蒸些馒头,素果拿出去卖为生,味道着实不错。老夫妻身子倒是硬朗,平日里挖些野菜,找些乡间草药,会些治病的方子。

乡里人缺医少药也并不讲究,有个头疼脑热的,去这白家喝上一碗药,或是用些土法子治病。

他从不收诊金,送些栏子里的菜和鸡蛋,他倒肯收下。大伙叫声白老汉,白大夫,他也笑着应下了。

这上官秉武和兄长倒是半分不像,少时被上官老太爷拘着念了几书,也只是胡乱识得几个字便撂下书本,撒手不读。

平日最喜舞刀弄棒,今日找个师傅跟人学个一拳半脚,明日就找人比试武艺。

虽然性子疏朗,但面目俊秀,可惜没有个正经营生,虽已是十六岁的大伙子了,左邻右舍也并不愿将自家姑娘嫁他为妻。他也不以为意,平日里只是跟些个狐朋狗友混日子。

老太太王氏,平时最为信佛,家**奉着观音大士。老太太年轻时成亲三年,没有开怀。平日里没少受自家婆婆和妯娌的挤兑。因拜上着观音大士,方才生了秉文,秉武二子。自此才在上官家站稳脚跟,扬眉吐气。每逢观音诞等等必到城郊观音寺参拜,祈福。保佑自己儿孙满堂,保佑自己的二儿子成家立业。

农历六月十九,日头正高,村外观音庙内人山人海。

王氏带着上官秉武来到寺外,叮嘱道“你切莫胡乱跑开,且跟着娘好好求求观音娘娘,你整日里胡混,连个媳妇也没上。”老太太的话起来就没完没了,无外乎是媳妇和上进。

上官秉武虽然为人粗旷,但是对着自己老娘也算孝顺,并不反驳。

这观音寺他经常陪着老娘上香也算熟稔,待老太太拜佛之际就往后山而去,后山有个路直通一个山谷,平时甚少人来往,偶有游侠在这打猎,不过草木繁茂,甚是阴凉,他翻身上树,睡一会,想着老娘吃完斋饭再一起离开。

一顶绿色轿,四个轿夫缓缓从山谷走出,这事本来极为古怪,不过此时干物燥,加上已近正午,所以上官秉武已然有些乏累,远远的看了一眼,便继续闭眼歇息。

突然从谷口处窜出几个黑衣大汉,拿的兵刃奇形怪状的,戴在手上是一个半圆,有链子缠在手腕上,直奔轿而来,并不言语,直接利刃相向。

他们几个人训练有素,看起来同出一门,招招致命,哪知四个轿夫倒也不是庸手,从轿杆内抽出兵刃双方厮打起来。轿夫的步伐稳健,下盘功夫极好,使的兵刃居然是少林齐眉棍,舞起来虎虎生风。

双方你来我往,轻易不能近身,插招换式之间,打的十分激烈,不过片刻的功夫就已经过了十几眨

上官秉武看到此处,汗毛口都已经竖起来了。他虽是一个来子,平日里也好舞刀弄枪,但是这种江湖中明火执仗,招招要命的架势,他哪里见过。

不过总算有些见识,明白自己撞见了不该撞的事,如果此时出声,性命休以。但是见着离的较远,他缓缓爬下树,悄么声的往远走,他知道十丈外有个山洞,洞口藤罗密布,倒是个藏饶好去处。

他四处张望了一下,因为打的激烈,所以没什么人注意到他,缓缓的往山洞爬去。

不过半盏茶的时间,胜负已分,轿夫已然把黑衣人撂倒,自始至终轿内也无人出声。这种诡异的情况让上官秉武更加觉得毛骨悚然。万幸的是此时他已经藏身洞内,并把洞口遮掩好。

轿内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远处山上的朋友还不现身一见。”上官秉武以为自己行迹败露,正要回答。突然现从离自己几丈外的地方激射出无数飞镖,直奔轿内。

轿夫虽然奋力抵挡,可是那暗器即又多,用满飞雨形容也一点不为过。一旦射中,中镖者当时就七窍流血而亡,想来镖上涂了剧毒。

突然轿子从上裂开,有一个黑袍老者从轿内飞出。这老者身形极瘦,面上满是皱纹,一脸的苦相。

见这老者出轿,又有四名黑衣人从山上涌出,直奔老者而来。老者并不慌张,随手抽出佩戴的腰刀。

只见这把刀,刀长两尺,刀身细而窄,刀把上用鲨鱼皮细细的缠好。双方顿时斗到一起。

这老者出手狠辣,一把刀舞的上下翻飞,攻向黑衣饶上中下三路。一招众星拱月,以一个黑衣人为起点,刀分左右向两边划去。

m.dianxs.com 殿行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