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 放榜之后(第1页)

礼部官员接着二甲,第四十六名时候,郑铭出现了,随着时间推移,二甲三十多名都念了也没见赵栎阳的名字,赵栎阳心里有些打鼓,难道自己还能进三鼎甲不成,果然到了第七名他出现了。赵栎阳还伴有一丝失落感。

不过想想也无所谓了,三鼎甲哪里有那么简单,自己能排第七,已经是很开心了。

众人又由礼部官员领着出了皇城,各回各家。

殿试唱榜后,还有后续一系列仪式,三年一次,京城自然是一派喜气。这不光是新科进士的喜事,也是朝廷的喜事。

第二日天刚亮,新科进士们已经来到国子监,先在国子监外面拜了孔圣人。孔庙外广场两侧自然立了许多石碑,上面都是每科进士名录,后续赵栎阳他们的名字自然也要刻在石碑上。

接下来众人便要领取进士服,说是进士服,不过是绿色的七品官服,不过胸前没有飞禽补子。三鼎甲自然是一身大红色。

穿戴完毕,众人便再次进入皇城行至太极殿觐见天子。这就是所谓的金殿传胪。众人谢恩后,礼部执事手捧金榜,后面四名军士依旧抬着写彩亭,里面放着写好的巨型榜文。

新科进士们紧随其后,出了承天门,来到朱雀大街,朱雀门外,礼部执事官开始张贴金榜。以供万民观看。所谓金榜题名时。便是今日新科进士的写照了。

接下来就是着名的跨马游街了,三鼎甲都有骑马待遇,状元居前,接下来是榜眼,探花。其他进士则根据名次分列两侧,在朱雀大街步行。前面军士抬着一面大锣开道。

此刻赵栎阳想着自己父亲当时也有这个待遇,那是何等的风光呀!

次日,皇帝恩赐宴会,新科进士要去参加,谓之恩荣宴或者叫琼林宴,这等于是天子宴请,一时间殊荣无限。

宴会结束后,进士们要去鸿胪寺学习朝堂礼仪,赵栎阳对于这个倒是有点新奇。三日后学习完毕,再次来到国子监,拜孔庙。换上官服,表示从此以后,正式脱离平民身份,成为官身。

至此,赵栎阳穿越而来的科举之路算是画上了句号。

接下来便是选官,三鼎甲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直接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这就是三鼎甲的好处,直接进入翰林院,这就是以后的储备干部。只要不出大的问题,最少也能混个部院官致仕。好的话那就是入阁为臣,相当于宰辅。比如赵凌奕,现在就是翰林院编修,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就要升官的。

对于二甲三甲进士来说,就要苦逼很多了,出于公平考虑,他们还要参加一次馆选,也就是考试,择优录取二三十名进入翰林院,称庶吉士。庶吉士一般三年散馆,成绩好的就在翰林院继续当词臣,成绩差的进入科道,做言官,除了翰林院词臣科道也是极其清流的。

所以对于没有中三鼎甲,还有心往中枢展的人来说,馆选极为重要。

自大乘高宗皇帝开科举后。便实行改革,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自此以后,内阁大学士都是出自翰林院,所以七十多年下来,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馆选未录取进士,则是先要先去六部,大理寺,等这些衙门观政,称之为观政进士,就是让你学习理政经验。观政结束后。分派官职。

二甲进士选官可以入六部。最差的外放也能做知州,三甲就有点苦逼了,在京只能去诸寺,监等,外放也只能做县令推官之类。

馆选一般也很简单,都是自由挥,也就是没有题目限制。翰林院属于词臣,所以馆选考试最重诗词歌赋。所以赵栎阳倒不是很担心,抄就是了,接下来就是策论,这个他倒也不是很担心,写两篇对于边关的策论,毕竟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对于这点还是知晓一些的,再写提醒一下那些朝中大员,不要忘了自己曾经立过功。

最担心的还是八股文。虽然馆选重诗词,但是谁也不能保证翰林院那帮人有人就喜欢经义子集之类的,刚好让自己碰上,那就完蛋了。

郑铭如今已然得中,而且他叔父走了崔佑的门路,他又是二甲进士,留在京城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所以已然搬出了赵家。赵栎阳在家里写了几篇诗词,又写了两篇策论。又润色打磨了一番。正得意洋洋的时候,赵凌奕走了进来。

m.dianxs.com 殿行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