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家国分离(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第1o8章家国分离
郑成功安排好了九龙江东面三城的军队和民政主管官员之后,便带着大军回到了漳州府城。
入城时,大军同样受到了百姓无比热烈的欢迎,漳州府城虽然也受到了战争的威胁,但明郑大军的强势使得陈泰不敢贸然渡江,府城周边并没有遭到清军的严重破坏,九龙江西面各地的生产也因此得以顺利进行,不仅绝大部分早稻,杂粮顺利收割,各县晚稻的抢种也完美收官。
而出征大半年,终于回到了“招讨大将军府”,郑成功召集等候已久的各军各镇将领,以及文官和海贸体系的各个主官,根据最新的局势,在会议上宣布了一些物资调配的重点和部署上的调整之后,便将这些还要继续关心他的身体,或者是要来表达由衷敬佩和赞美之情的下属们全都打走了。
不过,其他人可以走,和土地归属一样,关乎到明郑下一步展的“海贸和商业管理改革”负责人,明郑的财神爷郑泰,前脚还没抬起来,就被郑成功给叫住了,在其他人羡慕的眼神中,走进了将军府会议室的内厅,那里是郑成功单独召见属下的地方。
郑泰原本还十分体恤远征归来的领导,想着晚上再回去改改那个让他头疼了大半年的改革方案,第二日再来的,没想到郑成功在钱这事情上,比他还急。
当然,如果郑泰知道郑成功的军制改革和扩军计划细则,以及他对改革后的各军武器装备上的新要求,或许更急的就是他了。
无论是之后的军制改革,提升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战兵,骑兵的扩充,水师的改编,都需要配备相对应的武器装备,或者说,武器的改变也是军队编制变化的重要推手,两者是相互影响的。而这些无疑都需要大量的钱粮。
郑成功要养的是一支完全脱产,只关注训练和战法的职业军队,同时更要在军队的装备上胜过清军。想要持续不断的打胜仗,除了士兵更加训练有素以外,射程更远,射更快的火枪,更大口径的火炮,以及其他出人预料的尖兵武器,都是必须的。
但这些都需要白花花的银子,而银子不是没有,只是不掌握在郑成功的手里,郑成功需要用点手段,把战争的资源集中到自己的手上来。
郑泰脚步轻盈地跟着郑成功走进了内厅,看起来还有些紧张,他的手里拿着一本看起来颇厚的册子,一进到内厅就恭恭敬敬地递给了郑成功。
他知道此次西征大胜之后,郑成功的权势还会更上一步,而他作为明郑实际上的户官,海上贸易的总管,“海贸和商业管理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必然也能跟着一飞冲天。
且不说一个掌握着明郑贸易和商业的实权部门,就单单是郑成功受封王爵这一点,他作为大功臣之一,一个侯爵,甚至是公爵应当是少不了的。郑泰此时不缺权势和财富,但是作为商业上的主管,他还缺一个响当当的爵位撑场面。
郑成功看着面上有些紧张的郑泰,并没有想到对方心中此时居然如此兴奋,他接过小册子之后,先是粗粗翻看了一遍,然后又着重看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里面还有他教郑泰的,用方块和线条画的组织结构图。
“海贸和商业管理改革”方案是郑成功为了明郑适应6地统治而进行的改革之一,拿下了三府之地后,明郑将拥有海贸商品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拥有了百万级的人口,如何把这些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为抗清战争服务,是他面临的要问题。
而且,为了适应日益庞大的官僚和军队体系,郑成功在派张煌言和王忠孝前往西南请封的时候,就以“相隔遥远”为由,请求永历皇帝特准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以方便施政,同时允许他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
永历皇帝如今受到了孙可望的威胁,封赏又是毫无成本的,反而有可能为自己留条后路,郑成功这样的忠臣,山海相隔还如此尊奉他,他自然是感动之余,大笔一挥,就立即准了。
当然了,这些所谓的官职,明郑内部早就有了对应的,只是如今有了永历皇帝这个大明之主的圣旨,许多在金厦二岛上隐居的南明遗臣们,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可以说服自己,参与到这个冉冉升起,充满了无限希望的新兴政治集团之中。
“工商司这边的规划问题不大,牙行,税卡,商社的分工和职能都很明确,各自的权责范围也十分清晰。咱们在一开始把顶层的设计做好,等到摊子铺开的时候,便能免去许多不必要的扯皮和混乱了。这对于重塑官府威信,加强郑家的信誉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郑成功一面看着手中的小册子,一面点头道,看起来对这个改革方案颇为满意,这让郑泰原本紧绷着的神经陡然一松。
他能在这个时代,管理着每年数百万两白银流水的跨国贸易,把郑家的“山海五商”,两大公库,以及各地独立运作和投靠依附的远洋船只治理得井井有条,经营和管理上的天赋自然是不缺的,经验更是丰富。
而且,明末商业的展已经相当兴盛,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各种形式上的组织制度,都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很多东西只要再往前迈一步,就有可能取得突破。而郑泰之前又有郑成功跨时代的指点,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会揣摩领导心思的人,自然能做出符合领导心意的东西。
不过,郑成功顿了顿后,忽然话锋一转道:“就是牙行这一块要改一改,咱们既要用原来的组织和势力,但也不能如此放松,这些牙行大多是当地的青皮流氓,和那些富商大户多有勾结。工商司这边,设立一个专门受理投诉牙行的机构作为牵制。而且,牙行也要全部登记注册,执照上岗。”
“是,藩主。”郑泰当即拱手应道。“下官考虑不周,一时疏忽了,回去之后就立即做出补充,填补这一漏洞。”
他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但长久以来各个地方商业的承销运转,都依赖于牙行,他也便没想着改。而且,这其中的人手也是问题,这个机构还不能用太多当地人,否则就如同虚设了,但用派遣的官吏,具体的工作其实就很难展开,人员开支,活动经费方面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不过,郑泰并不觉得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更不会在这样的问题上推脱找理由,给郑成功留下不好的印象。这种事情虽然不好干,但只要多投入些人力财力,总归是有个样子出来的,到时候再抓几个出头鸟,政绩也就有了。
郑成功往后翻了一页,然后又继续说道:“另外就是商社这一块,步子不要迈得太大了,先在军队周边地区试行,配合着军中放的饷券一起推广,饷券的信用建立得先从咱们内部开始,只要士兵们的军饷得到保障,拥有了足够的消费力,信誉建立起来,后面再全面推行饷券便不难了。”
这是郑成功设立自营商社,对接自营的工坊,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攫取最大额度的利润,同时收回放给士兵的军饷,完成内循环的关键。当然,信用货币的行和交换上的运用,可不只是为了这么一个目的。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利用铸币权攫取战争所需的民间资源了,明郑几乎控制了整个大6的对外贸易,又拥有三府之地,百万生民,每年仅仅是铸币税,便十分可观。甚至在未来,郑成功还可以利用山海五商,借着货币供需和物价关系,完成对清廷的经济打击。
拥有更加先进金融手段的明郑就不是清廷可以想象的对手了,两者在资源的攫取和利用上的效率是天差地别的。而这反应到军队的建设上,就是更加精良的装备,以及永远都打不完的精锐士兵。但就算是明郑的家底,这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建设,才能挥作用。
“藩主,下官觉得在屯堡这边,也可以率先试行。”郑泰这种老油条,自然不会总是处于一种迎合奉承的状态,必要且合理的建议对于郑成功这样的实干型领导,也十分受用。
“一方面,屯堡内也有农兵,更有不少百姓是军中将士,等过几年,他们必然也能积累不少财富。另一方面,军队和民间总归是不一样的,将来饷券若是要全面推广的话,总归还是得在民间试行,屯堡也在咱们的控制范围之内,万一出了岔子,影响也可以控制。”
“军队的关系要简单很多,也不会卷进太多复杂的商业活动,如此一来出问题的概率就小。但屯堡就不一样了,那里和外界的商业关系十分复杂,随着咱们在地方的展,这层关系还会更进一步。
而且,正因为屯堡在咱们的控制之下,才不能出岔子,否则影响会更大,屯堡体系是咱们军队和民政的根基,不能有一点疏忽。”郑成功摇了摇头,但他也没有全盘否定郑泰:
“不过,你的思路是对的,咱们在屯堡方面的商业活动也慢不得,但需要在军队这边成功了,有了成功的典范之后,才好开始新的试点。到时候就算有了问题,咱们有过成功的案例,信誉也不至于全面崩塌。”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