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永垂不朽(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郑成功随之而来的军制改革不仅仅涉及到了军队的基层编制,还有高层的参谋部,他也打算借此机会搭好架子,而这次的作战总结,其中的一个目的,便是要寻找进入参谋部的苗子。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军队的扫盲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那是军队能够迅更进一步的基础,郑成功需要将识字纳入军队晋升的考核之中,迫使军官和士兵都得抓紧学习认字。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忠臣祠”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完成,阵亡将士们牌位的入祠时间定在了第二日。届时,郑成功将会领着麾下的大臣大将们,亲自主持这一仪式。
第二日一早,除了各军的主要将领之外,每一营伍都按要求派了士兵代表前来参加“英烈入祠仪式”,王大雄也在其中,此时正站在虎卫镇士兵代表所在队列的第一排。
而他面前的站台上,面色威严的国姓爷笔直站立,正在大声宣读祭文——对永历七年以来,在西征大战,漳州保卫战,崇明-舟山-太湖战役等诸多战斗中,为抗清而牺牲的英雄典范都在其中得到了表彰。
王大雄就站在郑成功面前不远,占着地利,听得很清楚,那些被特别表扬的典范里面,就有几个是他认识的老兵,这让他心中颇为感触,甚至是有些感同身受。
等到郑成功宣读完祭文之后,中军提督甘辉随即大喊一声,队列一侧的数百名火枪手得令,当即朝天鸣枪,对这些为国牺牲的英雄以示告慰。
隆重庄严的“鸣枪礼”结束之后,郑成功和一众大将亲自动手,将一块高达一丈,雕刻精美的纪念碑埋进了事先挖好的坑洞之中。
看着眼前的一切,纪念碑前方严整肃静的士兵代表队列中,忽然传出了接连不断的低声哽咽,纪念碑所纪念的阵亡将士中,就有他们的战友和兄弟。
等到纪念碑埋好之后,郑成功又亲自为第一批入祠的阵亡将士上了第一柱香,并题了“永垂不朽”四个字赠予“忠臣祠”,悬挂于摆放灵牌,供奉香火的大堂之中。
“忠臣祠”以巨木为柱梁,大堂修得非常宏大气派,里面的空间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面面墙上灵牌竖立,层层往上,可以容纳数万灵位。
王大雄从来没有想过他们这些出身贫苦的士兵会受到这样的礼遇——不仅有祠堂,有灵牌,永远接受香火供奉,居然还有石碑刻字,通达上天,保佑子孙后代的福泽。
他虽然对国姓爷无比信服,知道“忠臣祠”就是用来供奉阵亡将士的,但却没想到会如此隆重,国姓爷万金之躯,居然还亲自动手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荣誉和强烈的归属感瞬间充满了这个老兵的内心,让他的眼眶也不由得红润了起来。
郑成功上完香之后,借着入祠仪式,宣布了“忠臣祠”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每年定期的集中祭祀,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管理,养子香火继承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烈士家属,养子今后在明郑工坊,商社,海贸,军队的选拔中拥有的优先权限等等……
当然,和奖励措施一同宣布的,还有对大战期间,那些临阵脱逃的负面典范的惩罚,这也是郑成功要重点提及的。那些逃兵将会受到十分残酷的处罚,家属也会跟着受到拖累,而且没有丝毫缓和的余地。
而主持完“忠臣祠”的入祠仪式之后,郑成功又带着一众官员,专门去到了收养战争孤儿的院子中进行探望。这里面的孩子大多都是在战乱中失去了父母,甚至是所有亲属的,又或者是其他亲属无力抚养,不愿抚养,将人送来孤儿院的。
这些孩子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已经记事,也知道自己的姓,所以在分配的时候,记事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找到同姓的烈士,认作养父,供奉香火,也算是两边都不为难了。而那些年纪还很小的,则是补上了另外的差额。
他们根据年龄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安排,而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都将会得到读书认字的机会,这将是他们越同时代的其他人十分关键的一步,就算是只认识几百个字,在这个时代也已经算是人才了。
再然后,他们面临的则是军队,工坊,商社,科考等不同的去路。至于科考,自然也会在原本的基础上,慢慢加入新的科目。但这是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这个时候,郑成功还需要做出必要的妥协。
培养这些孩子,如实付出抚恤金,明郑虽然短时间内会因此付出不小的成本,但无论是对于军心士气的激励,还是对于郑成功宏大计划中的未来而言,这都将是一笔收益无可限量的投资。
在适当的思想教育下,这些单纯的孩子短则五六年,长则十几年之后,便会成为最忠于明郑体系,或者最忠心于郑成功的人。而郑成功要完成政权的转型,就得培养出新的,自己的知识分子,自己的干部体系。
否则,他努力改革的成果极有可能人亡政息,或者面目全非,甚至,根本就无法实施。任何政策,都是要靠人实施,理论空想的作用十分有限。
郑成功专门找到了曹长贵的养子,这才得知正巧有一个也叫做曹胜的孩子在“同安围城大战”中失去了父亲和两个哥哥,已经被安排到了曹长贵的名下。这个孩子今年已经十三岁,长得颇为高大,就是有些干瘦。
郑成功和他亲切交谈,在得知他已经立志要加入军队,成为一个大名鼎鼎“虎卫”之后,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同时,郑成功也不忘嘱咐曹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努力奋斗谋展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一旁的孤儿院负责人当即表示一定会牢记国姓爷的教诲,在紧抓这些孩子技能培训的同时,也一定会持续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确保全面展,孤儿院全体工作人员都将为实现驱除鞑虏,恢复河山而努力奋斗。
视察始终在这样亲切友好的氛围中进行,国姓爷很快就圆满结束了此次的孤儿院视察活动,在众人恋恋不舍的挽留中,重新回到了自己光荣的工作岗位之上。
而郑成功回到“招讨大将军府”的议事厅,刚刚坐下,才忽然想起来自己刚刚忘记挥挥手了,这下子威严中就少了一丝亲切感,在形象上是要扣分的。
不过,不等郑成功拍腿,冯澄世便急匆匆地带着汇总来的各地军情找来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关于泉州兴化的,这里是明郑下一步的战略重点,也是明郑获得战略缓冲的关键。
军情司早就已经开始在泉州方面布局,数月前便回到漳州府的6杰甚至趁着大战混乱的时候,已经潜入了延平府,现在只等清军解除戒备,然后混入城中。
郑成功看了这些情报之后,结合清军的兵力,对陈泰在福建的最新部署也大抵清楚了,至少不是两眼一抹黑。而江南的援军迟早都是要回去的,陈泰受到兵力的限制,在泉州同样只能采取防守的策略。
原本历史上,主力大军集中于西南和北京的清廷,甚至只在漳州,泉州,福州三府中设重兵防守。这使得明郑在一段时间内兴复了除了泉州府城之外的漳州,泉州,兴化三府之地,但因为郑成功的实力没有完全恢复,不敢与清军野战,这些城池也最终得而复失。
若是站在上帝视角来看,这其中其实也有郑成功历经几场大败之后,更加谨慎保守的心理因素在,而这个战略上的失误,也使得明郑几乎是彻底失去了兴复八闽,以成霸业之基的机会。
“藩主,四老爷也来了,正在外面等候,您看?”冯澄世看着郑成功在思考,颇为小心道,他刚刚在外面碰到了郑鸿逵,热情地打了招呼,心中其实也大抵有了猜测,不过还不能确定。
郑成功闻言,当即从关于原主战略失误的回忆中反应了过来,笑了笑道:“是本藩请四叔来的。”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